外泌体是大小30-200nm的膜性小囊泡,在血液、尿液、羊水、恶性肿瘤、腹水等体液及细胞培养上清中均存在。外泌体携带大量特异性的蛋白质和功能性的RNA等生物活性分子,和体内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。因外泌体携带重要的生物信息,使它具有很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,一方面外泌体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标志物,另一方面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,未来有望通过外泌体载药用于疾病的治疗。正因如此,外泌体的研究持续高热度。
外泌体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外泌体进行提取纯化,提取外泌体的方法很多,那哪种方法提取外泌体呢?
一、超速离心方法
原理:基于不同颗粒密度、沉降系数不同,利用低速离心和高速离心交替进行的方法分离外泌体颗粒。
优点:文献引用较多,如实验室设备条件满足,可省成本
缺点:需要大型离心机,高离心力会损伤外泌体;操作耗时;步骤繁琐;产量不稳定(受转子、转速、起始样本量等多因素影响);起始样本量需求高
二、密度梯度离心
原理:在超速离心力的作用下,使氯化铯或蔗糖等介质形成密度阶层,通过密度梯度离心,让外泌体沉降在某一个密度范围。
优点:纯度相对较高
缺点:操作非常复杂且耗时,需要大型离心机
三、免疫磁珠法
表面包被标记物抗体的磁珠与外泌体囊泡孵育后,特异性识别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(CD9、CD81、CD63等)。
优点:操作简单、纯度较高
缺点:成本高;产量少,只能收集一类exosome,损失多;步骤繁琐;种属特异性限制;需要磁力架和冷冻离心机等仪器
四、PEG沉淀法
聚乙二醇(PEG)可与水分子形成网状结构,捕获一定粒径大小的外泌体颗粒。
优点:操作简单;不需要大型离心机等仪器
缺点:市面上品牌众多,大多可靠性差;发表文章易受质疑等。